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抖空竹一直令人关注。在姑苏区双塔街道第二联合工作站 4 月 6 日组织的退休居民才艺达人秀上,今年 75 岁的韩凤鸣熟练灵活地舞动着抖杆,空竹在他的手中如穿花蝴蝶般上下纷飞,引得围观人群阵阵喝彩。活动现场,很多人向他讨教起空竹的玩法,他也一一详细讲解示范。“我希望有更多人参与这项有益身心的运动。”他说。
韩凤鸣退休后,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一位来自河南的老人在公园里抖空竹,觉得好玩,就跟着学了一些基本的入门动作。渐渐地,他越玩越喜欢,发现有很多可以精进的地方,还因为抖空竹而结交了很多朋友。近年来,只要天气好,他每天 8 时至 11 时都会去桂花公园抖空竹。“个把月也能入门,但是真正掌握能够收放自如,却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所有动作都熟练了,再组合起来,才是一场完美的表演。”韩凤鸣介绍,抖空竹的基本动作分为抖、抛、接、盘等。由于高速旋转的空竹对初学者有一定的危险性,抛起来接不住的话一不小心就会弄伤自己,所以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一定要花功夫练扎实才行。
韩凤鸣是个热心人,经常帮助他人,刚开始抖空竹的时候,就被一起玩的十多人推选为团队负责人。当时,他们在桂花公园练习的时候,常常是围着一大群人,也有不少人向他学艺,他都一一传授经验。“我现在去园区和新区的公园,还能不时遇到当时在桂花公园一起玩的老朋友。”他说,他的团队还曾去过上海、无锡、南京等周边城市参加比赛,并与当地的抖空竹爱好者进行交流,发现周边一些城市已经成立空竹协会。回到苏州,他也有了成立空竹协会的想法,但因为玩的人太少,一直没有如愿。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韩凤鸣等人当年组建的空竹团队也已解散,目前只剩下他和另一名老年爱好者定时一起练习,并互相拍一些视频与外地的朋友分享动作。他还为这些动作起了些有趣的名字,如“莲花盛开”“大鹏展翅”“仙人抬轿”等既形象生动又很接地气。“只要身体允许,我还会坚持下去。因为我觉得除了传承传统文化,抖空竹本身就是一个集声音、形体和动作为一体的技艺,能锻炼肌肉、协调及反应能力,在年轻人中推广也是很好的。现在只要有人想学,我都会倾囊相授。”他还有个愿望,就是希望苏州各地的爱好者能组成团队,在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到公园和景点等地,为大家表演。
来源:苏报融媒
记者:管有明
通讯员:秦家慰
责任编辑:李俊锋
本文转载自媒体大搜索,本文观点不代表南阳市抖空竹运动协会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