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gon
沐言沐言  2021-03-22 10:33 新华网 显示边栏 |   抢沙发  194 
文章评分 2 次,平均分 5.0
导语: 正是有了像梁曙光这样敢于吃苦、乐于钻研、懂得奉献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才能让空竹等非遗技艺之花经久不衰地“生长”在我们的身边,并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推陈出新,让更多优秀的非遗项目“长生不老”,并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两根筷子般粗细的长柄,中间连接一根细细的丝线,这是抖空竹的辅助工具。一个小小的活动轴轮连接着两只碗状的彩色圆盘,这就是空竹。把空竹平衡放置于细线上,左手三分力,右手七分力,双手持长柄一高一低来回拉动,空竹迅速地在细线上不停旋转……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竹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梁曙光

说起“抖空竹”,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它大多时候都是公园里锻炼身体的老人们把弄的玩意儿,可在东胜这位老师的手里,不仅把它抖出了新花样儿,还把它抖到了“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他就是东胜区大兴中学的信息技术老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竹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梁曙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竹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梁曙光

中学老师玩出自己的青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竹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梁曙光

今年 30 岁的梁曙光是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人,一个地地道道的蒙古族小伙儿。在武汉上大学的第二年,他无意中接触到空竹,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这门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竹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梁曙光

“一开始也是看见锻炼身体的老人们在玩儿,觉得它玩儿起来很帅,还可以强身健体,可在不断的学习中我才知道,它在我国有 1700 多年的历史,而且早已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梁曙光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竹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梁曙光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空竹技艺,梁曙光每天早晨 5 点就起床,开始热身、训练,甚至把自己的积蓄都花在了去各地拜访名师的路费上。“那时候我经常在网上搜索各地空竹技艺的高手,看他们的表演视频,可视频学习也只是皮毛,只有看到真人才能学到精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竹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梁曙光

于是,梁曙光跑遍了北京、上海、天津、郑州、洛阳等各大城市学习技艺,有时候为了等到“民间高手”,一等就是好几天。“那时候确实辛苦,可自己的技艺和水平不断提高并得到这些高人的认可和称赞时,就觉得特别高兴。”梁曙光高兴地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竹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梁曙光

从“盘丝”“沿丝”“拉磨”“推磨”“背水一战”“大鹏展翅”等基本动作到“风火轮”“碧波荡漾”“天旋地转”等自创动作,随着梁曙光的技艺不断提升,他在圈内的知名度和赞誉度也越来越高。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竹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梁曙光

2016 年 10 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抖空竹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连元接纳他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竹技艺第四代传承人。这个消息不仅是对梁曙光多年来辛苦付出的认可,更是将传承这项技艺的担子交给了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竹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梁曙光

作为一名在校教师,梁曙光首先想到的便是在学校传播空竹文化。在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梁曙光在大兴中学开设的空竹课上担任辅导老师,每天放学利用半个小时的时间将所学的技艺一点点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竹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梁曙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竹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梁曙光

“孩子们很喜欢这项课程,最多的时候带过 60 多个学生,但最后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有的孩子升初中了、有的孩子初三文化课更紧张了,不论面对什么样的现状,梁曙光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和责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竹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梁曙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竹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梁曙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竹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梁曙光

一次偶然的机会,东方卫视播出的一档综艺选秀节目“中国达人秀”向梁曙光发出了邀请,他一路过关斩将,从海选冲向了半决赛,成为了金星老师战队的得力门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竹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梁曙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竹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梁曙光

“虽然最终没能站在决赛的舞台,但我依旧很高兴,因为只有站在更高的舞台,我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空竹这门技艺、了解空竹的魅力并喜欢这门艺术。”自从参加了节目,梁曙光的名气越来越大,他希望借助“名气”将这项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竹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梁曙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竹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梁曙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竹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梁曙光

“下一步,我想把学校的空竹课继续办起来,有一个学生我就教一个,有两个学生我就教两个,总之,要把这件事坚持做下去。”梁曙光坚定地说。

记者手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如果说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传统文化苑,那抖空竹无疑是文化苑中一株灿烂的花朵。

正是有了像梁曙光这样敢于吃苦、乐于钻研、懂得奉献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才能让空竹等非遗技艺之花经久不衰地“生长”在我们的身边,并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推陈出新,让更多优秀的非遗项目“长生不老”,并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记者:吴青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南阳市抖空竹运动协会立场,来源于新华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沐言
沐言 关注:1    粉丝:1 最后编辑于:2022-08-30
空竹铭技不在高,参与就成,艺不在精,健身就行。世称灵物,唯我空锺。大鹏展翅飞,翻江倒海行,来往皆兄弟,切磋尽高朋,可以抛绣球,舞彩龙。无争吵之乱耳,无名利之劳形,闲暇在林海,悦耳空竹声。竹友云:“不亦悦乎!”

发表评论

表情 格式 链接 私密 签到

扫一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