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就有童谣“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并且还有空竹的制作方法和玩法的记述。北方一些城市至今仍有开春抖空竹的习俗,公园里,河边上,每到初春就有一群老人家一起抖空竹,嗡嗡作响,热闹非凡。 现代空竹逐渐流行起来时源于 90 年代末各种晚会上盛行的杂技表演。空竹结合杂技,有了多种多样令人眼花缭乱的玩法,而且正是由于空竹的观赏性、趣味性、强身健体的特点才会在甫一重现时受到那么多人的喜爱。
《传承者之中国意象》的舞台上,空竹表演可谓达到了极致,精彩纷呈。不仅有空竹让人眼花缭乱,更有俏花旦的表演为这个节目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抖空竹需要四肢巧妙配合完成,当双手握杆抖动空竹做各种花样技巧时,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下肢的胯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加之颈椎、腰椎都在不同程度地运动着,因此抖空竹十分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这才能在中国有如此广大的群众基础。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南阳市抖空竹运动协会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嗨,这是一条评论。
要开始审核、编辑及删除评论,请访问仪表盘的“评论”页面。
评论者头像来自Gravatar。
最近几年抖空竹越来越盛行了!![[呲牙]](https://diabolo.nytiyu.com/wp-content/themes/dragon/assets/images/smilies/cy.gif)
@明月登楼是的,爱好者多了嘛!
不错,加油!